事实上,这里的人更崇尚本地纯粮酿造的酒,对于外来酒有一种似乎地方保护主义的排斥,但似乎是水土的关系,本地的酒有点烈性又容易上火,不适合直接饮用,哪怕是本质温软的糯米酒也不宜在这种气候下多喝,更不适合在夏天的时候饮用。
对于这种情况,靠着百姓的智慧,竹节酒应运而生,这也是得益于这里独特的环境和特性,这才诞生出这种很特殊的酒类。
原材料的酒是酿造得很纯的糯米酒,赶在过年前酿造好后封坛一年,而且得保存在阴凉的地方,赶在第二年开春时取出。
接下来当地人把酒注入到刚刚生长的竹节里,微微的密封后,就等着竹子自愈后完全封闭把这些酒储存起来,这是山里人特有的智慧。
竹子必须选那种生命力十足的嫩竹,最多只能有两、三节可以储酒,这才能保证竹子的存活,等竹子愈合后,这些酒就会伴随着竹子的生长被彻底密封起来。
其实储藏的手法很简单,不过把酒注到竹节里的办法据说很简单,可现在很多人都不会,至于这种酒一开始怎么弄,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属于没什么典故的乡村特色。
本地的人家有竹林的话都会弄一些存着,通常随着竹子的成长,两年后就可以饮用,据说即使竹节长大,酒的量也不会少,因为会萃取竹子里的水分增加酒的分量,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储藏,酒会带着竹子天然的清香。
糯米酒和竹子的结合就似是一种神奇的邂逅,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碰撞在一起,除了保持自身的滋味外,还能衍生出更加独厚的芬芳,那是大自然赋予的神奇,也是古时候的老百姓们巧夺天工的智慧。
普通人家大概就让竹子自然生长两年,然后挖笋的时候一并砍下来,成为农闲时的收获。
由于酒密封在竹节里很好储藏,在以前没冰箱的年代,在炎热的夏天把砍下来的竹节放到井水泡半天,要喝的时候捞上来一砍开,瞬种清凉的芬芳瞬间沁人心脾,可以说是酒鬼的智慧催生这种酒的诞生,也变成本地得天独厚的滋味。
而好一点的人家会等竹子生长五、六年,让酒充分吸收竹汁和竹子的香气才砍下来,据说那样的酒就像饮料一样清甜,十分可口。
竹节酒最终的口味,则取决于酒液中不可替代的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