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陷阱。
《左传》是最早对介之推进行记载的文献,出题老师抛出《左传》版的介之推,而非屈原版、庄子版、北宋版,必然有其深意。
被老百姓熟知的那个故事是:重耳流亡之时饿的快要挂掉了,在此生死存亡之际,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来献给重耳食用,以解主公的饥饿。后来重耳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要重用介之推,然而介之推淡泊名利、隐居山林。晋文公放火烧山,企图逼迫介之推入世为官,结果一把火烧死了介之推母子,寒食节由此而来。
在《左传》版的介之推记载中,并未出现“割肉献主”、“葬身火海”等字眼。
“割肉献主”来自于谁的文献,夏路记不清了,反正不是《左传》。
或许是屈原、庄子对介之推的形象进行了丰富化的想象,大概类似于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真实介之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文出题老师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夏路最后悔的一件事,是出售了高中历史知识。
文史不分家,语文并不是只考纯粹的语法、单纯的写作。
人在年轻的时候,或多或少会犯糊涂。
高考结束之后,一定要将历史知识补习回来。
夏路揉了揉太阳穴,眼下最紧急的任务,是重新解读《左传》中关于介之推的这寥寥几十个字。
以忠孝为题,以淡泊名利为立意,这很low啊,怕是不行……夏路此时深刻理解到,字数越少、事情越重大的含义。
如果对介之推的解读仅限于忠孝,这是对介之推的low化。
介之推所体现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是什么?
到底是什么?
是,是……对了,我明白了,是爱国,是敬业!
是诚信和友善!
总而言之就是:士人的独立精神!
这才是出题老师的真正意图啊!
夏路恍然大悟,遂自拟作文题为《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准则》。
很标准的一篇议论文,夏路写起来得心应手。
毕竟是高考作文,稳妥第一,夏路不敢尝试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
“第二书包网”最新网址:https://www.9liu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