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的小西沟——马跑泉一带地区。
至此,在山西境内的长城以北,已没有阎锡山的一兵一卒。
坂垣征四郎的预期目的实现了。他迅速驱逐了灵丘地区的国民党守军,一头堵住了平型关北侧地区,一头占据灵丘城,两头掐断,控制着中间的30公里通路。在日军看来,这里自然是一个安全地带。
但是,这30公里的间隙,却是战场上的一个大“裂缝”。两军相争,双方指挥人员都在极力寻找对方部署的间隙,也就是要“乘敌之隙”。但国民党军队却不敢钻这个“裂缝”,这一点坂垣好像已经预见到了。然而,他却没有估计到八路军115师突然出现在平型关。林彪不仅看见了这个“裂缝”,而且还充分地利用了它。
23日,115师派代表到大营向阎锡山部队的平型关前线指挥所报告115师的作战计划,希望友军给予协同。国民党第33军军长孙楚和阎锡山接到八路军的作战计划后,只是虚以委蛇,并未作认真的考虑。
24日黄昏,孙楚和阎锡山派专人给115师送来了“25日平型关出击计划”,决定由阎锡山的第2预备军(军长郭宗汾)、第61军(军长陈长捷)派出8个团,三路出击团城口地区,并要求八路军以两路分别向蔡家峪、东河南出击。接到此通知后,林彪决定在总的作战方案上配合国民党军队的作战。但对阎锡山要求115师分两路行动的计划却不屑一顾,决定不分兵行动,仍按自己的计划行事。
平型关之战打响以后,国民党军队的前卫部队即郭宗汾的第2预备军,却在日军前沿阵地前按兵不动,没有按原计划向团城口的日军发动进攻。等陈长捷第61军赶到,郭宗汾军却又调头南撤。拂晓出击的计划弄到中午还没打响,致使当面之敌粟饭部队的两个大队安然退走。
就在115师一个师与日军孤军作战的同时,国民党第2战区集中在平型关方面的部队多达5个军10个师。如此庞大的兵力却不敢与日军的两个营交战。阎锡山和孙楚亲自制定的作战计划,又经过他们自己的手将它破坏。
国民党军队如此胆小怕事,林彪能瞧得起他们吗?八路军能瞧得起他们吗?
林彪在他的《平型关战斗的经验》中写道:
“友军在战斗中的配合,实在太差。他们自订的出击计划,他们自己却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观。他-->>
“第二书包网”最新网址:https://www.9liu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