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自古有知人论世的说法。
一个人物的所作所为,和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要评价一个人物,必须议论世事的得失。了解鉴别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
罗石认为,在宋末的时代背景下,张家父子作为身处北方的汉人,被南宋朝廷遗弃报国无门,“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张家父子没有对南宋朝廷效忠的义务。
就是他们有心投奔南宋,南宋君臣也不会接纳他们。
淳佑六年(1246年),原南宋镇北军将领,时任蒙古河南行省的范用吉不想再跟蒙古人混下去了,便秘密向时任南宋京湖安抚制置大使的孟珙请求投降。孟珙不禁大喜过望,急忙上书请求朝廷予以批准。
范用吉身为蒙古河南行省的军政长官,一旦归顺过来,显然会在军事上对南宋大有裨益,但结果“珙白于朝,不从。”
而且,按照按照南宋君臣的一贯做法,就算接纳他们,也是只有利用没重用。
历史上,和张家同样出身的山东李檀投奔南宋,一度被封为郡王,后发动叛乱占据济南,被围四月,粮尽援绝,求死不得,最后被斩杀。自始自终,南宋朝廷也没有给他什么实质xing的帮助。
南宋时期,汉民族的民族意识还没有普遍觉醒,就是南宋统治区,有民族意识的汉人也不多。
而且,张家父子,给人打工,还是很卖力气,很负责任的,忽必烈提拔重用张家父子,得到的回报是非常丰厚的。
最重要的,张家父子虽然是汉jiān,却没有大规模屠杀过汉人。
在崖山,张弘范在宋帝君臣战败投海以后从海里救起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第一个为文天祥做传的亡宋礼部侍郎邓剡;
张柔保靖一方也让生活在北方的汉人少受了不少磨难。
总之,罗石认为这个张弘正还可以争取挽救。
于是,罗石问明身份,就直接问:“我听闻,汝父也曾与蒙古人交战,战败被擒,降了以后,多有成就,今,汝亦战败被我所擒,可愿降我乎?”
也不废话,直接抬出张弘正他老爹的事情,就问你降我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