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了女真建国的消息,并指出辽国倾亡指ri可待,表达了自己投诚北宋的愿望。
在经过紧急的商议之后,北宋知雄州和诜派人将李良嗣接应到宋边境,并秘密将其护送到汴京童贯家中,很快李良嗣就得到了童贯的信任。不久之后,童贯推荐李良嗣面见徽宗,在会面中,李良嗣指出辽政无道,金兵ri强,若是宋毫无动作,燕京必然为金人占领,建议北宋立即与金联合攻辽,夺回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大喜,将之在朝中付之讨论,这不啻于是一勺被投入滚油之中的凉水。
可能是因为后来的靖康事变,导致东京沦陷、二帝北狩的缘故,南宋的士大夫对签订海上之盟,联金灭辽这一策略的态度是一边倒的激烈批评,认为正是这一短视的政策导致北宋灭亡。其批评的理由大概如下:本朝与辽国已经有百年盟约,作为礼仪之邦,不能见利忘义背弃百年盟约;其二北宋现有的军事与经济状况不足以完成完成夺回燕云的重大任务;还有就是对同盟女真人表示怀疑,认为这个新兴的野蛮民族攻击xing更强,与其和他们联盟不如与已经和睦百年的辽国做邻居。就连这位辽国的逃人——李良嗣在《宋史》里也被打入了jiān臣之列。
这三条听起来很有道理,北宋灭亡的事实也仿佛印证了这点,但历史是如此的复杂,并不能用简单的因果关系倒推。如果我们对当时的历史加以更深的了解,就会发现以上三条都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任何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外交条约都是无法自己保证自己的,假如没有强有力的第三方保证,那么唯一能够确保条约能够执行的就是双方的实力对比保持平衡,在金国起事之后,宋辽之间在河北边境的军事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然这条约也就无法继续存在下去了,换了辽国易地而处,只怕也会撕毁条约大举进攻。其二,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李良嗣对辽金战争的结果判断是大体正确的,金几乎是独自击败并消灭了辽国(宋军在整个灭辽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除非宋与辽联合抗金(我怀疑加上北宋的援兵辽依然打不过金,而燕云十六州的存在就使得辽宋之间的合作必然是矛盾重重的,很难形成合力,只要金表示对于关内的幽州没有野心,宋与辽就无法达成真正的同盟。),那么辽的灭亡就是既定事实,既然如此,那么宋企图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的想法就是不现实的。在这个过程中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结果,先与金联盟,夺取燕云十六州,使之成为能够保护己方腹心之地的屏障就是最理智的选择。如果一定要说-->>
“第二书包网”最新网址:https://www.9liu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