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不同射界发射火箭弹时,又必须考虑车辆重心问题,避免失去平衡导致翻车。
刘跃为了让2135尽快搞出来,所以才提出了更加详细的要求。
“包括液压千斤顶的位置,要保障发射平台的稳定性,必须考虑到布局的位置,要不然无法保证火箭炮在各个射界发射时的稳定性……”
刘跃不停地提出各种要求。
这也是他的习惯,他不搞车辆设计,但是却要求车辆设计符合他设计的火箭炮的要求。
火箭炮发射系统是关键,可载车同样影响到整个火箭炮的性能。
“另外,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发射车,还需弹药补给车。弹药补给车这块,需要配备液压吊臂,从而降低重新装填的时间……数百公斤重的火箭弹,如果没有机械辅助,怎么装填?另外,弹药输送车的速度跟最大行程,同样需要跟火箭炮发射载车一致,确保发射后能很快补充……”
刘跃的要求,完全是按WM-120远程火箭炮系统而来。
甚至比WM-120火箭炮要求更高。
这也是为了提升作战效能。
卫宏涛几人听了刘跃所有的要求后,没有一开始就提出反对意见,说技术难度太大,无法完成刘跃的要求。
几人先进行了小声讨论,交流了意见后,才提出难处。
“刘副总,这个任务难度不小,任务周期及经费的问题……”卫宏涛先问世间跟经费。
在之前,总部机关可都说了,时间很紧。
“现在时间紧,任务重,研发经费由总部机关拨付,具体估计想要根据总体设计方案评估……另外,载车系统,最好能在一年时间内拿出设计方案,制造出样车……我们在半年内,应该就会生产出样炮……”刘跃这个时间,已经给得很多了。
“这个太困难,我们无法完成!”褚兴元直接摇头。
一年时间完成设计并制造出样车,简直是开玩笑。
这不是对现有底盘进行改进设计,而是要设计全新的8轮驱动的轮式底盘!
底盘重新设计,整个车辆所有的系统,全部都得从头开始,如果没有合适的发动机,甚至还要从头搞发动机……
谁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没有任何经验的前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