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到他的腿上。
“为父虽一介武夫,但也通读经史。岂不知后稷生民之事。你初生时胞衣未破。我急切间拔剑破开胞衣,以免你窒息而死。你看看你身上有无伤痕?若我当初有意伤你,你怎能安然活到现在?”
我顿时泪水涟涟,“爹爹……”
“好了,想不到这样一个谣传,竟让你对我的误会如此之深。”
我擦干眼泪,“爹,孩儿前日打伤敖丙,给爹惹下麻烦。今日孩儿愿随李叔去登门道歉。”
父亲拍拍我的肩膀,面露欣慰之色。“我儿长大了,知道为老爹分忧。想这陈塘关乃边陲之地,东临九夷,北临八狄、鬼方,强敌环伺。而东海龙族居于此间。为父确实不愿与其产生嫌隙,以免节外生枝。不过我与敖光相识多年,也算挚交。他还不至于因为儿女间的小打小闹与我翻脸。我儿如果不情愿,也不必勉强自己。”
“孩儿想好了,今日就去。”
这时有门人呈上拜帖,“老爷,西岐姬奭公子前来拜访。”
我看到拜帖上那个古怪的“奭”字,在哪里见过?对了,《尚书?君奭》,大名鼎鼎的召公么!不过这时,他还不过是周部落的一个小首领吧!
我问父亲,“这个姬奭,是不是西伯的侄子啊?”
“知道得挺多的么!”父亲看着我,“你说我该不该见他?”
“见啊!为什么不见?”
“我儿不知。这西伯因北黎之变被寿王囚于羑里。我在这里私下与他的侄子见面,这要是传到大王的耳朵里面。”
我问父亲:“爹,西伯囚于羑里有几年了?”
父亲想了想,“大约有五年了吧!”
“哦!再过两年纣王就把他放出来了。”我脱口而出。
父亲的眼睛一下瞪了起来,“你说什么?”
—
按:召公姬奭,本书中出现的第一个真实历史人物。一说其为文王族人,一说为文王之子。司马迁采信前一说法。周召辅佐成王与后世的多尔衮、济尔哈朗辅政有诸多相似之处。召公恐怕正因为并非文王之子而更得成王信任。
从《君奭》内容判断,召公应比周公年长。而与武王之间孰长孰幼则无法判断。只是因其寿命比短命的武王和周公长得多,才使人有一种他比他-->>
“第二书包网”最新网址:https://www.9liu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