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这么顺利。
这回白月娥没有派车来接,两人坐着的士很快就来到了铜锣湾的一处茶楼。
两人并没有见到白月娥,接待他们的是昨天那个司机。
司机开门见山对两人道:“大小姐让我来接你们,人已经在楼上二号包厢等着了,跟我来吧。”
两人跟着司机来到茶楼二楼的包厢,里边已经等着一个三十岁出头的男人,司机给双方介绍完就离开了。
“张生、罗生,你们好!”
张晋说道:“你好,韦生,相信我们的来意你们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韦宏升笑道:“晓得了,晓得了。张生、罗生找我们拍电影嘛!”
“那我们就长话短说,韦生,你是导演还是编剧?”张晋问。
韦宏升给两人边倒茶边说道:“张生,我即是编剧有是导演,当然主要还是导演。”
“厉害了,拿两份工钱!”罗浩诧异道。
韦宏升摆摆手,解释道道:“现在拍电影就是这样啦,除了邵氏公司财大气粗之外,其他电影都是导演兼编剧,很少有专门的单独编剧的。”
他知道两个老板都是外行人,于是就简单给他们讲了讲现在电影圈的环境。
十年前,也就是五十年代,被喻为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由于战后香港社会还未完全复原,加上大量难民涌入,造成不少严重社会问题。而此时的粤语片为了迎合普罗大众,为市民提供廉价娱乐,故推出不少粗糙滥造的粤话片,这些作品被称为“七日鲜”,因为这些影片一个星期使能拍完。
但此时亦有不少严肃认真之作,例如中联根据巴金的小说改编的《家》,中联创业於1952年,其创办人全都是粤语片中的精英份子,如:吴楚帆,张活游,马师曾,吴回,白燕,黄曼梨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目标:“抛开脱离现实,内容空泛的粤剧片,生产既娱乐大众又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意识片。”
而在“七日鲜”影片充斥下致使香港粤语片变得低俗,为了改善香港电影这种粗制滥糙之风气,一批有志向的电影人如:吴楚帆,吴回,秦剑,高鲁泉,红线女,李月清等一百六十四人发起了一个名为“粤语片清洁运动”去提高影片质素,改善香港电影之发展。
粤语片在50年代中到60年代初产量惊人,而且类型众多,有戏曲-->>
“第二书包网”最新网址:https://www.9liu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