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最新网址:https://www.9liu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第二书包网 > > 《富矿》 > 第252章 君子兰

《富矿》 第252章 君子兰(2/3)

章节列表
房。

    除了几盆菊花、松树,其他盆里种的什么,杨东升大多不认识。

    经刘康的朋友介绍,杨东升才知道其他的花都是兰花,而且大多数是君子兰……

    由于君子兰不耐寒,低于5℃的时候,就会被冻坏。

    为了保持室内温度,轴承厂厂长特意在办公室里装了两个大取暖炉,冬天的时候,一天24小时不间断开着。

    “这也不是多好看!怎么会这么喜欢君子兰?”杨东升盯着一盆花自言自语道。

    “厂长是从吉省喜都过来的!”

    “原来如此!”

    东北曾经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建国初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东北也受益最多,在建国初的工业界,东北背景的是一股庞大的势力。

    “那股君子兰热还没过去吗?”杨东升问。

    1984年,君子兰被吉省喜都定为市花,随即引发了一股君子兰热。

    君子兰价格完全失控,不到一年的时间,某些稀有品种的君子兰市价就超过万元,甚至十几万元——那可是八十年的十几万。

    喜都政府不得不采取行政手段抑制超高的花价,君子兰的价格瞬间暴跌99%,有些君子兰炒家,一下子把“几辈子”的钱都亏了进去,不得不跳楼自杀。

    这都是些什么奇葩!不是摆弄杯子,就是侍弄花,都快赶上当年斗蛐蛐、遛鸟的八旗子弟了!

    就算没有外国厂商冲击,他们自己也能把自己作死。

    “前两年的时候君子兰又热了一阵,这屋里的花有些是好几千块钱买来的,最近听说又降下去了,不过也要上千块一盆!”刘康的好朋友回答。

    杨东升小看了这种花。

    君子兰原是非洲南部的一种野花,被欧洲人带回家养了起来,日本人见到之后有样学样!

    三十年代,日本将君子兰赠送给溥仪,自此君子兰在东北成了富贵花的代表。

    六十年代的时候,一盆品相好的君子兰,抵得上一只瑞士手表,再加一辆自行车。

    想一下当年十几万一盆的君子兰,就算价格跌掉99%,也还能卖一两千,在八十年代,这个价格非常惊人了!

    杨东升本来还想叫人把花送去会议室,一听还要上千块-->>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