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这时候的毕业班就有点像三十多年前从这个城市溃败的国民党军队,一片狼藉的模样。这个城市过去是国民党的首府。历史是时间造成的。现在外面是一片和平景象,除了这个大学校园。早两个月前就有男女学生在学校的南宿舍区的路边摆起了地摊,很像路边的那些小摊贩。在他们的面前摆了一大堆经过四年的积攒而现在又必须出手的东西。过去这些东西是他们学习和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但现在则成了累赘与负担。这些东西包括四年来学习过的课本,用过的收录机、热水瓶、旧自行车,等等。他们要通过变卖这些昔日的东西,埋葬掉自己在这个大学里四年来所有的一切,包括个人隐私(如果可能的话)。除了随身的衣服和被褥什么的(因为这些到了新单位后还必须要用的,当然有些富裕的学生连被褥也不要了),多余的东西,他们一样也不想带走,甚至“爱情”。很多“爱情”都是昙花一现,随着毕业分配的各奔东西而化为泡影。大学就是一次教育集训,临了却作鸟兽散。
邓一群他们那个系在毕业前还在学校礼堂里看了一场电影,而这个电影的名字叫作《胜利大逃亡》。后来想一想,觉得很有讽刺意味。
那天他到南师去,南师也一样,一片混乱的景象。自从那次县里的毕业生会议后,他就常到南师去。他去师大,自然是因为王芳芳。那次电影院里的经历为他们的爱情产生了条件。邓一群没有想到自己在最后一个学期,能够恋爱上,而且这种恋爱一般来说成功率会非常高。应该说,在学校里,在班上,他差不多是那种无望得到女生青睐的男生。大学里有些女生眼光是很高的。男生多,女生少,自然就会形成这样的气候。那时候大学里自由恋爱之风并不盛行,一些大胆的学生只有到了大三才开始爆发前三年积攒下来的荷尔蒙。这是一种一去不返的爱情,一种无怨无悔的爱情。这个机会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来了。从开始谈他们心里也许就很清楚,这种关系很不可靠。可靠的只有自己当时的心境,在大学里这么长时间,他们不能愧对这种同窗情谊,他们需要爱一场。尽管在他们前面有毕业生的失败纪录,但他们毫不气馁,一点也不为此所动,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后来看起来很是虚妄的爱情里去。邓一群和王芳芳的情况又有点不一样,首先他们的爱情来得迟了一些,二是他们来自同一个县里,毕业后还会分回到同一个地方去。邓一群后来有一段时间内心里一直检讨自己的爱情,他发现自己的确是真的爱她。同样的出身,同样的质朴,这-->>
“第二书包网”最新网址:https://www.9liu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