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赵春玲宣读几段语录和报纸。
当然,所读内容往往由工作队的老李和主任吴长方用红笔圈定。
——工作队的老李没下来之前,文艺宣传的事归宣传委员陆文景管。
比如出黑板报、排练春节期间的文艺节目、读报纸等等。
后来下乡干部老李住进了春玲家,就鼓励春玲写了入党申请书,要求春玲多做革命工作。
春玲把革命工作的项目在心中默了一遍,突然发现宣传委员陆文景揽事太多,实际是架空了自己,就赶紧把宣读党报党刊的权利夺了过来。
但春玲从小不喜欢读书,连六年的“完小”都没念完,所以不仅结结巴巴常读错字,比如把“衷心”读成“哀心”、把“高屋建瓴”读成“高屋建瓦”;而且还常常忽略了标点符号,比如把简讯“敬爱的xxx领导,公务繁忙,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读成了“敬爱的xxx,领导公务,繁忙地日理万机,这情况下……”惹得大家大笑不止,还传成了顺口溜。
多亏春玲家庭出身是贫农,大哥是革命工人,二哥是解放军,否则便是立场问题。
为了不把严肃的政治学习庸俗化、为了当好党的喉舌,主任吴长方就让春玲虚心请教陆文景。
但春玲却偏偏不愿在陆文景面前虚心,她竟然抢白了支书一句:“离了她地球就不转了?”反倒愿意向陆慧慧讨教。
对慧慧来说,能做团支书的老师既叫她害怕,又叫她受宠若惊。
怕得是自己也学识浅薄出了差错,惊得是团支书对她的器重。
因此,她常常是小心翼翼,不请自到。
兜里时时揣着新华字典,总是出现在赵春玲急需她的关键时刻。
此时,河滩的湿润的空气中夹杂了肉馅的香味,炊事员吴天保已经分开了饭。
小伙子们一边吃包子,一边“吸溜吸溜”地喝着杂碎汤,欢声笑语中炫耀着享用这美味佳肴的幸福。
“饿不饿?”春玲说,“要不我们吃完再读。
”中午要改善,春玲是得讯儿最早的。
尽管包子是定量,但杂碎汤却是管饱喝的。
所以她早上就没怎幺吃,为的是-->>
“第二书包网”最新网址:https://www.9liu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