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最新网址:https://www.9liu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第二书包网 > 高辣H文 > 《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实录》 > 第 16 部分阅读

《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实录》 第 16 部分阅读(8/13)

章节列表
>
    从1939年于学忠部进入山东以来,共产党与他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当于学忠遭到蒋介石、沈鸿烈排挤时,共产党向他表示同情,并从各方面支持他们抵抗顽固派的压力,掩护他们与大后方联系的交通线,乃至供给他们给养,配合他们反击日军的“扫荡”等等。但是到“八三”事变及甲子山战斗以后,双方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1943年2月间,双方关系开始缓和,八路军主动伸出了友谊之手。当时于学忠部遭到日军“扫荡”,八路军主动给予配合,允许于学忠的部队退入八路军的防地,于学忠因此对八路军的态度转好。罗荣桓因势利导,派人与于学忠疏通关系,3月间,双方互派代表联系,4月间,约定恢复电台联络。

    当然,于学忠同八路军关系拉近的真正原因,主要还是他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时在山东,如果想对付李仙洲,除了八路军以外,于学忠已没有第二支可以建立同盟的力量。靠他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有效对付李仙洲的,要使自己的队伍能够生存下去,就必须与八路军建立同盟。

    其实,八路军伸出友谊之手,也在情理之中,两方都希望在山东增加帮手而不是对手。

    礼送于学忠离开山东

    1943年4月下旬,李仙洲部刘春霖师由鲁南继续向天宝山区进犯,妄图迅速东进,与于学忠会合,抢占沂蒙山。6月间,李部的第二梯队到达湖西,并向冀鲁豫八路军展开进攻。

    由于于学忠与八路军已心存一种默契,所以他没有在行动上给予配合。相反他们两派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大。

    6月间,蒋介石看到于学忠和李仙洲的矛盾越来越大,积怨越来越深,不但不能很好地合作下去,而且还有可能自家人打起来,于是便以调整全国抗战态势为名,将苏鲁战区同苏鲁皖战区合并为第十战区,调于学忠出鲁整训,实际上也就是罢了于学忠“苏鲁战区总司令”一职。同时,蒋介石要李仙洲入鲁接替于学忠,升任李仙洲为第28集团军总司令,兼苏豫皖第一路挺进总指挥,又把于学忠原在山东所辖的地方武装新36师(刘桂堂部,驻鲁南)、暂12师(赵保原部,驻胶东)、保安2师(张步云部,驻滨海北部)都拨给李仙洲,以扩大李仙洲的势力。

    于学忠十分清楚蒋介石的伎俩,但蒋这次耍了滑头,于学忠没有理由不按蒋的意见办,只有认了。

-->>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