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规模弄得大一些。”
“炒钢炉子?”
“不错,一来可以多挣些银钱,二来也可以打些好军器!”周平结下佩刀交给身后的罗舍儿,径直在首座坐下:“文书我已经准备好了,倒是多亏沈知县的面子,一切才这么顺利!”
“你昨ri里说的那件大事便是指的此事?”
“不错!有了好铁才有好兵甲,这自然是要紧的大事!”说到这里,周平笑了起来。
原来周平上次在幽州下定决心不南逃之后,就一直在认真思考自己应当如何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大祸。最紧迫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一支军队,在乱世之中并不难招募到足够的人,难的是拥有jing良的武器和组织军队的骨干,尤其是后者。
应该来说,宋代对民间武器控制的尺度还是相对较松的,大体上是“禁弩不禁弓、禁甲不禁兵、禁长兵不禁短兵。”在确保官府对民间的武力优势的前提下确保民间对盗匪的自卫力量,像薛家这种类似于乡兵头目的家族最后一条还可以放松。但是即使是弓与刀这种并不禁止的武器,价钱也并不低廉,比如史书上记载,南宋初年1张弓2贯800文.1把提刀3贯300文,而这些还不过是制造的成本,至于弩、长兵、盔甲是禁止买卖的。这也是为什么古时动辄十万、二十万的农民军会被数千官军击败,除了指挥官军事经验和组织紧密程度的差异以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武器的原因。
要解决武器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无疑是直接制造热兵器,如果能够制造出原始的火绳枪,也足以压倒现有的敌人了。但即使不考虑怎么克服制造身管火器所必须的金属加工技术上无数难关,光是对大量硫磺、硝石的巨大需求就足以让周平否决这个选择了。就算人品大爆发,能够制造出几把火器,也不能扭转整个局面,如果泄露出去,拥有巨大资源的敌方很快就能仿造出大量枪械,毕竟人类在战争上是最富有学习jing神的。所以周平很快就否决了这个想法。
那么只有从冷兵器考虑了,弓弩首先就被否决掉了,原因很简单,制造复合弓需要大量的牛角和筋、胶,箭矢需要巨量的翎羽,牛角和筋对于一个农业社会来说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宰杀耕牛一直都是受到官府禁止的,就算是穿越者,周平也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那就是提高金属冶炼和锻造技术,就算碍于现有的法律,周平不可能制-->>
“第二书包网”最新网址:https://www.9liu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