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最新网址:https://www.9liu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第二书包网 > 高辣H文 > 《幕府风云》 > 第 14 部分阅读

《幕府风云》 第 14 部分阅读(9/14)

章节列表
造出铁甲,但是只要有相应的材料和技术储备,一旦局势有变,生产脸盆的改造胸甲,生产锄头的改造长矛还是没有问题的。因此无论是提高己方冷兵器制造能力还是为下一步爬热兵器科技树做好准备,提高金属冶炼和锻造技术都是必须的。

    作为一个曾经的建筑系大学生,周平并不懂得太多的专业的冶金知识,但中学的元素周期表他还是记得的,他还知道所谓炼铁就是把各种自然界中铁的化合物剔除掉杂质,同时通过高温下还原反应还原为金属铁,还有钢铁不过是金属铁和碳元素的合金,熟铁、生铁还有钢不过是碳元素含量的多少。这些在现代看起来很寻常的知识在古代却是极为珍贵的,加上他岳父家就是开铁匠铺子的,平ri里也没少接触打铁和炼铁,他将遇到的所有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炉子里的温度太低,因为温度低,所以还原反应不彻底,只有部分的铁矿石与还原剂发生了化学反应,自然能够练出来的铁就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铁里的杂质也就多,只有高温下,铁呈现为液态,比重不同杂质才会分离开来。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炉子里的温度,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是一个改变燃料,用发热量更高的焦炭代替木炭;一个是改进鼓风机、最后就是改进炉子的结构。但这一切都不过是一个空想,钢铁冶炼是一个综合xing很强的问题,需要化学、机械、耐火材料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这不是一个在建筑系毕业的大学生所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这需要很多钱,而当时的周平不过是一个寄人篱下的田客。

    但是这次辽国之行改变了一切,周平不但弄到了一大笔钱,更重要的是,他在开封的军器监作坊看到一种炒钢炉,可以将便宜的生铁“炒制”成为珍贵的钢,毫无疑问,这种炒钢炉代表着当时最高的技术水平。作为一个科班毕业的建筑系毕业生,周平有这一手相当不错的绘图功底,他迅速将那个炉子的结构大小绘成图纸,并用二十贯钱的代价从老工匠口中得到了关键的耐火材料和投放催化剂的配方。也许周平没有能力凭空设计出一款炒钢炉,但是对这款炉子进行改进还是没有问题的。幸运的是,宋朝允许民间经营冶铁业,当然要交铁课——上缴大概五分之一的产品。

    “禅师,现在是五月,我们七月夏粮收了就开工,争取秋后就开始出铁!”周平站在巡检司门口,踌躇满志的指着河边的空地道。

    沙门岛,宣和元年九月(公元1119年)。即现在山东烟台沿海庙岛群岛中的庙岛,古时此岛是流放、囚-->>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