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让国民党吃了亏也没话可说。
这正是共产党的高明之处。
几天后,当李仙洲还在鲁南徘徊时,于学忠果然不等李仙洲接防便开始撤离山东。事前,于学忠与八路军已达到协议:
当于学忠部撤离驻地时,以烟火为号,八路军即去接防。于学忠可在鲁中根据地之坦埠(位于沂水与蒙阴边界处)和旧寨(坦埠以西)两地,通过八路军的防区。
于学忠也想开了,你李仙洲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你不给面子,我也不给你面子,你进来也不会好过。况且同八路军做交易,来换取自己顺利撤离山东,这何乐而不为呢?
可李仙洲还蒙在鼓里,于学忠把他给“卖”了还不知道。
八路军的目的达到了,对于学忠撤离山东热情欢送。当于学忠的部队通过八路军防区时,还给他们筹备了部分粮草,以示谢意。
可天有不测风云,一件不应该发生的事,差点断送了八路军与于学忠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当于学忠的部队经过坦埠、旧寨附近时,有些士兵不愿离开山东。八路军有个连队看到他们的装备好,弹药多,全是一色的“捷克式”步枪,就把这些不愿意离开山东的士兵给留下来了。
武器是士兵的第二生命,谁见了好武器、新装备不眼馋啊。他们不愿意走,我们又想要,双方都愿意的事,八路军的连长想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罗荣桓很快得知了这件事。他立即告诉鲁中军区,要严厉批评这个连队,并立即将人枪全部送还。同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观念和纪律观念,不要因小失大。为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罗荣桓发电报给各军区,指出:
“东北军是中间势力,与我有西安事变前后之友好历史。我对于学忠部应取团结态度,决不能轻启衅端,即使顽固分子从中挑拨,我们也应加以忍让为妥。”
是啊,在山东,八路军只有东北军这一支同盟力量,如果失去他们的支持,那么山东八路军只能孤军奋战了。后来,由于各部队认真贯彻了罗荣桓提出的这些要求,就再也没有发生类似事件,使于学忠部顺利撤离了山东。
李仙洲吃了大亏
于学忠离开了山东,从而为其他势力腾出了一定范围。这个真-->>
“第二书包网”最新网址:https://www.9liu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